轮毂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轮毂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AI早期利克里德开启人机交互世界的大门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9:02:48 阅读: 来源:轮毂厂家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注:【 图片来源:IEEE 所有者:Philip Preston/The Boston Globe/Getty Images 】

1969年10月29日晚上10点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研究生通过SDS Sigma 7计算机,向斯坦福研究所的计算机发送了信息,而斯坦福研究所位于几百英里外的门洛帕克。这则信息一共由两个字母组成,上面写着:“LO”(也有“瞧”的意思),然而,这名学生原本打算发送“LOGIN”(登录),但是,支持传输信息的网络ARPANET在整则信息输入之前就崩溃了。

在互联网的历史上,这一时刻标志着在线交流新时代的开启。然而,人们常常忘记的是,ARPANET的背后是J.C.R. Licklider(利克里德)对人机共生的美好愿景。

20世纪50年代末,Licklider在一家小型咨询公司工作,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新机器不断延伸人类智慧,Licklider对它们的工作原理十分好奇,开始钻研这个新兴领域。当时,他阅览了一些文献,发现程序员旨在“教导”这些机器如何执行已有的人类活动,如国际象棋或语言翻译,而机器在这些方面比人类更强,效率更高。

Licklider对这种机器智能概念并不满意,他认为,问题在于现有范式将人类和机器视为智力等同的存在。事实上,人类和机器在认知能力或其他能力上根本不同。人类擅长某些智力活动,比如需要创造力和判断力的活动。而计算机擅长于其他活动,比如记忆数据并快速处理。

所以,Licklider没有让计算机模仿人类的智力活动,而是提倡人类与机器合作,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他表示,这种策略会将人们的焦点从竞争转移(如计算机与人类的国际象棋比赛),从而促进前所未有的智能活动蓬勃发展。

1960年,在一篇题为“人机共生”的论文中,Licklider阐述了他的想法。“我希望不久的将来,人类大脑能和计算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产生的伙伴关系是我们当今无法想象的,数据处理也不再依赖于当今的信息处理机器。”然而,这种共生关系在当时就已经有所体现,比如由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的操作人员组成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该系统在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应用于观察美国领空的情况。

1963年,Licklider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当时叫ARPA,现在叫DARPA)担任主任。在那里,他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尤其是打造一个“星际计算机网络”,他对这件事情特别执着。但是,人类和机器组成的团队巨大且分散,他需要一种高效的方式来推动进步,从而跟上程序语言和技术协议的发展。他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建立一个通讯网络,把工作人员和机器联系起来。

Licklider在一份书面文件里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建立这样一个网络所面临的挑战,类似于让科幻小说家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完全不相关的‘智人’开始沟通?

虽然,Licklider在这个网络的项目集齐启动资金之前就离开了ARPA,但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最初的远大理想成为ARPANET发展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ARPANET发展成我们现在所知的互联网,人们开始明白,这种新型通信网络正是人类和机器之间合作的表现,这个共生有机体就像比利时控制论学家Francis Heylighen所说的那样,像一个“全球大脑”。

今天,机器学习应用的飞跃大多都是由人与机器共同协作来完成的。例如,卡车运输业正在尽可能地寻找方法,让人类驾驶者和计算机系统发挥各自的优势,更有效地运送货物。同样在交通领域,Uber开发了一套系统,比如进出高速公路时,人类负责完成需要高技能的驾驶任务,而机器则计算驾驶时间。

虽然现在人机共生的例子越来越多,但人们仍然认为机器智能是具有人类水平认知能力的超级计算机的附属品。实际上,Licklider所设想的半机械人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人机共生的世界里,或者像他所说的“生活在两个不同有机体的亲密联系中,甚至是紧密结合中”。

Licklider的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思想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合作,而不是专注于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

雷锋网注:本文编译自IEEE

雷锋网注:【封面图片来源:网站名IEEE,所有者:Philip Preston/The Boston Globe/Getty Images】

汽车搬运器货源

炭化木价格

高温特种塑料图片

蓄电池充电器